季雪兰已经攒了五百多鸡蛋了,现在手里就剩一百零二只鸡了,还有三十只公鸡,这些鸡基本上每天一只蛋,除去每天季文娟带走的二十,还攒下五百多。反正冬天没什么菜,家里杀猪又靠了很多的荤油,荤油煎鸡蛋,放点儿小葱,别提多香了。
“兰子,这菜长的可真好,妈都给你包上饺子,冻上,留着给你吃。”陈慧芳笑眯眯的说着,这大冬天的能吃上这么新鲜的菜,可太难得了。
“冻啥呀,包上咱都吃,韭菜长的可快了,再说那儿不是还有芹菜呢么,能供上咱们吃。”季雪兰种这些菜不就是为了改善家里人的伙食么。
季文娟结婚用的东西弄的都差不多了,被子做了两床,还另外做了两个大炕被,这年头娶媳妇也就两床被子,嫁闺女条件差不多的给陪送一床被子,有的都不陪送。季雪兰还给季文娟做了好几身儿好衣服,这可是相当丰厚的嫁妆了。
陈慧芳还给季雪兰做了一床,做好就给她铺上了。一冬天,季雪兰也没做什么衣服,身上穿的小棉袄还是原身去年做的,玫粉色的地儿,带着小花儿,季雪兰觉得好挺好看的。不过这个这个棉袄也不太好洗,季雪兰让王招娣帮着勾了一个假领子缝在棉袄的领子上,外面又套了一件深色的外罩,也抗脏。
季铁柱穿着季雪兰给做的棉裤和砍肩儿可稀罕了,特别暖和,出去溜达一走就是一天。
上次为了给季文娟做羽绒服,宰了不少的鸡,那些鸡都特别的肥,陈慧芳像过安检似的,每只鸡都给他们安检了一边,肚子里油多的都让她搜刮了一下。四十多之鸡,刮出来十来斤的油呢。陈慧芳把他们都靠成了荤油。
季雪兰在家闲来没事儿,她又不爱出屋,就琢磨上了吃食。用这鸡油做了好些酥饼子,放的是红糖花生馅儿,上面还撒了点儿芝麻,芝麻是季文娟从镇上带回来的。
季雪兰做的味道还不错,用牛皮纸包了起来,又做了好些五香的黄豆,一并打了包给季文斌寄了过去。这个大哥还是很靠谱的,季雪兰想要的东西他总是能弄到。这次也不例外,季雪兰信上说了,要毛线。
季文斌收到包裹就知道肯定是妹妹又想要什么了,果然。
过了十天,季雪兰就收到了季文斌寄回来的包裹。拆开一看,黄的,乳白的,红的,足足有十斤。
季文娟那儿也有一点儿毛线,是陈家小姑送给她的,季雪兰打算让季文娟织一件高领毛衣,自己的这些慢慢先不急。
赶在季文娟婚礼之前,陈慧芳要把豆包包出来。季雪兰是一点儿也不喜欢吃豆包,季铁柱喜欢。季雪兰种了些黏高粱,又用大米换了二十斤的黏大黄米和二十斤的黏大米,先磨了,方便保存。种玉米的时候间隔处种了些红小豆,收了又五十多斤,这就够做豆馅儿的了。
季大伯家不准备做了,今年粮食紧张。
包豆包的时候,季大伯一家是肯定要过来帮忙的。
包好的陈慧芳让季文娟先蒸了一锅,一大锅,季雪兰把糖罐子拿了出来,大人小孩儿吃的都很高兴,只有季雪兰一个人一个也不吃。
一边包,一边就拿外面冻上了,陈慧芳把包好的装了半袋子给大伯子家,谁让老太太在人家家呢,而且他们每年也不用给老人抚养费,就在吃的上能多给就多给点儿。
季文军扛着半袋子的豆包往家走,其他人在后面慢慢走。
“奶奶,豆包真好吃。”季小海还沉浸在甜滋滋的豆包的美好回忆里。
季雪兰给季小海和季春妮每人五个,季小江和季夏妮每人三个,大人每人六个,晚上不能多吃,豆包又是不愿意消化的东西。
“是啊,真好吃。”季春妮也在一旁附和。
“这真是托了老二家的福了。”季大伯娘笑着说到。
进了腊月,季家就开始忙碌季文娟的婚礼了,在季大伯家生的豆芽,连带过年的,生了两大盆,陈慧芳杀猪的时候就把肥肉分了出来,拿了二十斤的肥肉,每个菜放一些,吃着就想。
季文娟早早的就放假了。前一个星期的时候,季文娟和季雪兰又去了一趟城里,这次田淑红也跟着去了。这次要买的东西很多,需要人提,可家里的大人都忙,就准备让王招娣和田淑红其中的一个跟着,她们俩都没去过县城,都想去,最后还是季奶奶决定,抽签儿,结果就是田淑红抽中了,当然为了安抚没去的那个,陈慧芳让王招娣管着这次办事儿用的东西,就是些花生瓜子儿的。
王招娣也是个实心眼儿的,陈慧芳给她送去半袋子的瓜子儿让她炒,她一个也不让别人动,弄的自己的两个孩子看着直流口水也不让吃。
季雪兰和季文娟她们到了县城就开始疯狂的抢购,先去买贴身的衣物,内衣裤,线衣线裤,袜子,季文娟买了两套,季雪兰买了四套,季雪兰看了眼田淑红,又多买了两套。
商场里买衣服的也不少,不过都是些列宁装啥的,也不咋好看,季雪兰也不喜欢,季文娟买了两身衣服,样子很古板,但是很耐脏,是这个年代工人阶级喜欢的工装,季雪兰买了一大堆的布料,还买了好些棉花。棉花可不好卖,这边又不好种。
中午的时候,季文娟带着他们去街边的混沌小摊儿吃了口饭就回去了。